中南大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近3年获国家科技奖21项 -- 牢记嘱托 谱写华章
中南大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近3年获国家科技奖21项 || 牢记嘱托 谱写华章
“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南大学,了解高校进行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情况。在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观看了由该中心副主任刘恢教授演示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
“总书记在中心共停留了18分钟,参观了解了废水治理、土壤修复、推广应用平台等三大块内容,并同我们研发人员一一握手,肯定我们的成绩。”时光如白驹过隙,虽然已过去了7年,但刘恢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
他激动地告诉记者:“总书记来中心视察,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总书记对于科技创新的嘱托,我们一直铭记于心,不断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取得新突破,做出新成绩。”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立足国家砷污染防治重大需求,突破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控砷—脱砷—固砷—无砷”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技术,国际上首次实现废酸中多金属高效分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碳/碳刹车盘应用于C919大飞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保障了国家航空战略安全……
近日,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足迹,探访了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到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目之所及、心之所感,是高校科研人员迸发出的创新激情。
据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极大鼓舞了中南大学师生合力推进科技创新的热情,全校师生坚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等优势,在C919大飞机、重型运载火箭、高速铁路、抗疫防疫等重大工程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解决了一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产出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成果。
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污染。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防控和治理这些污染,属于真正的国家重大需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该中心时,对中心主任柴立元教授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高度赞许。2019年,柴立元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柴院士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一幕时说:“当时我就在心里暗自承诺: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工作,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为守护绿水青山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7年来,中心朝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不断奋进,科研团队持续壮大。
记者近日走访时,中心已搬入新的科研大楼,在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师生们正忙着做实验。在实验室基础上成立的公共检测平台,不仅向学校科研团队开放,还向附近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开放。
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有何先进之处?刘恢教授介绍:“重金属废水种类很杂,传统的治理方式就像用一只手去废水中抓所有的重金属,一是不达标,二是会产生二次污染。中心团队开发的药剂,相当于有很多只手,每只手去抓一种重金属,使废水回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七年过去,深度净化和回用系统已更新迭代,废水净化与回用更加高效;有色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技术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实现了废酸治理的绿色变革,危废削减90%以上……
一项项成果拿到了一个个国家科技奖,更是帮助企业摆脱了废物处理困境,甚至让面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目前,中心的技术成果在我国最大的铜、铅、锌、锑、钼、镍、黄金等有色金属企业应用于300多项工程,分布于26个省份,年处理重金属废水过亿立方米,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去年,我们提出了‘无废冶金’的梦想,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水的全循环利用、大气的超低排放与固废的全消纳,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刘恢透露。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院士(右二)和科研团队成员在做实验。长沙晚报通讯员 雷笛 摄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于中南大学西北角,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我国粉末冶金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听取了粉末冶金特种材料研发应用介绍,同数十位研发人员一一握手,肯定他们的成绩。
“总书记来视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肯定,我们在激动兴奋之余,都暗暗加油鼓劲,一定要做得更好。”实验室副主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院长刘咏教授告诉记者。
C919国产大飞机备受关注。2015年,中南大学及其学科性公司为C919大型客机提供了机轮刹车系统关键技术。2017年,C919首飞成功,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团队获“C919项目首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站着一位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灵魂人物——黄伯云院士。从主持完成“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制动材料”等重大课题,到瞄准碳/碳航空刹车片这一前沿研究领域,黄伯云院士一直坚持“要做就做第一的东西,要做就做自主创新的东西”。
“科研人员不能光挑芝麻担子,要挑就挑大担子,要干就干国家需要的大事。”接受记者采访时,黄伯云院士铿锵有力地说。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黄伯云院士团队最终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中国飞机依赖进口碳/碳航空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从此被改写。黄伯云院士团队研发的碳/碳复合材料不仅仅用于我国大飞机工程,近年来,他们研发的耐烧蚀碳/碳喉衬,成功应用于“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
2019年10月,实验室与中国商飞共建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项目落户长沙金霞经开区。这是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平台,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这是实验室结合长沙的产业发展做出的长期规划。我们将坚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学科特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重要力量。”刘咏说。
胡岳华教授团队发明的含钙战略矿物资源浮选界面组装技术及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选矿废水回用难题,水处理成本降低95%,废水100%回用。
朱建军教授团队攻克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毫米级形变监测及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应用于湖南、安徽、山西、四川、重庆、广东等省份,为“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建设、国家重点治理项目宝大兴塌陷区治理、四川乌东德水电站等电力工程运营提供重要支撑。
84岁高龄的何继善院士带领团队深耕技术前沿,发明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压裂监测等提供全新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矿产、油气、地热资源勘探,为国家实施“深地”战略做出重大贡献。
……
记者从中南大学科研处了解到,7年来,学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实施“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前沿交叉项目实施办法”“高端智库项目实施办法”等,累计投入近3亿元,支持引领性、战略性项目300余项,鼓励300余位中青年教师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或结合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集中力量解决学科前沿问题,做出有分量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获国家科技奖10项,其中牵头7项;2019年获国家科技奖8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奖3项。近三年共获国家科技奖21项。
2014年至2020年,全校申请发明专利超过1200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5478项,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8项过亿元成果落地转化。
中南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为著名的科教之城,长沙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共有59所高校、97个独立科研机构,集聚院士60多名(含柔性引进),在校研究生超过6万人。
为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资源优势,长沙打破围墙、校企协同,实施“平台战略”和“两山战略”,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发展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
如今,岳麓山下,材料科学、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重大领域产出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一批批校企合作成功范例精彩上演……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获得国家科技奖74项,居中部第二。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08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83件,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